大小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爆發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莎羅奔之孫索諾木擊殺革布什扎土司,小金川土司 僧格桑趁機攻打鄂克什和明正土司。乾隆帝命大學士溫福為定邊將軍,與豐昇額副將軍率軍前往征討。 十二月,清軍兵分兩路進攻金川,最初,清軍進展順利,溫福軍 …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清平大小金川之戰_百度百科

清平大小金川之戰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亂,維護西南邊疆穩定的兩次大規模戰役。同時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派張廣泗和慶復進討,后派遣訥親到四川督師,但清 …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大小金川之役,在乾隆十大功中佔了兩功,實際上得不償失?
大小金川 發生戰役要追溯到明朝末年,那時候清軍進入關中已成定局,金川地區的主要部落對舊老闆明朝沒有什麼好感,對於即將成為 乾隆為什麼這麼酷?小小金川之戰讓他接連處死三位高級官 …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大小金川之役_360百科

大小金川之役,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二 。與乾隆其他八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僅有彈丸之地,數萬人口的大小金川,卻致清王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萬人力,7000萬帑幣,其代價遠遠超過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意欲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大小金川之役
大小金川之役,又稱平定兩金川,是清 乾隆年間清軍平定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 土司兩次動亂的合稱。 第一次金川之役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安撫司 莎羅奔私自進攻明正土司,清廷調兵征討。乾隆十四年(1749年)莎羅奔投降。第二次金川之役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金川 …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耗時5年花費6000萬兩白銀,乾隆十大武功中代價最大的一戰!
大小金川之戰,土司所有的兵力加起來不過三五萬人,而清朝前後派出總兵力數十萬人,花了數千萬兩白銀,還打了5年才打贏。這和我們對清初清軍戰力強悍的認知不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清朝極具優勢的一戰,為何變成最耗時耗錢的慘勝呢?五點原因說清 - 每日頭條

清朝擴張最後一戰持續十年之久,勝利後為何轉向戰略收縮?市場擴張的4種擴張戰略,九年之 …

二:征服的最後一戰,大小金川戰役 1:西南烽火,土司作亂 清軍入關之後,對於西南地區的政策依舊是延續明朝時期的土司自治政策,承認土司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地位。相安無事近百年以後,清朝雍正皇帝大規模的實行改土歸流,土司和清政府的矛盾升級。據《清史稿》當中記載雍正皇帝的政 …
乾隆帝十全武功之平定大小金川戰圖解析 - 每日頭條
大小金川之役圖片
圖片標題 大小金川之戰 所屬詞條 大小金川之役 內容簡介 兩次平定大小金川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一。與乾隆其他九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僅有彈丸之地,數萬人口的大小金川,卻致清王朝先後共投入了近60萬人力,7000萬帑幣,其代價遠遠超過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看起來無比輝煌,其實好大喜功夾雜私貨 - 每日頭條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 (豆瓣)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首先對嘉絨藏區的地理位置藏族的分布,族源,土司的來歷,分布,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的概況。接下把清朝對嘉絨的經營,統治,以及后來大,小金川戰役和戰役之后乾隆帝的善后措施及其對兩金川的影響做了詳細的描述。
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張廣泗,訥親先敗績,乾隆啟用岳鍾琪才擺平 - 每日頭條

大小金川_百度百科

大小金川,地名。位于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區。隋置金川縣,唐屬維州地,明隸雜谷安撫司。清康熙五年(1666),土司嘉勒巴內附。雍正元年(1723),授其孫莎羅奔為金川安撫司。莎羅奔自號大金川,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
四川小縣城拒降清 官兵硬打20年 | 歷史長河 | 巴士的報

揭秘:大清「第一戰神」是個漢人,你知道是誰嗎? - 每日頭條